轉債基金的上漲行情可以持續嗎?政策面有所放緩,債市正經歷一波明顯調整,持有的債基是否要贖回?購買債券基金還能不能避險?
近日,國投瑞銀基金固收投資副總監李怡文女士做客《中國基金報》粉絲交流會,解讀債市未來之路,和投資者一起分享當下債券投資之道?;鹁龑斕煸L談的文字實錄分享給大家。
內容提要
1. 由于市場情緒相對高漲,經濟也處在相對的高位,所以短期對權益市場需要保持謹慎。
2. 判斷債券市場最重要的三個指標:一是宏觀經濟情況、二是通脹水平、三是央行的貨幣政策。目前而言我對債市保持偏中性的判斷,震蕩行情的可能性較大。但長期來看,比如一到兩個季度之后,相信債券市場會迎來一些機會。
3. 影響我國國內市場的因素有很多,更重要的因素還是國內整個宏觀基本面的情況。海外的加息縮表對我們流動性方面會有一些影響,但整體并不會構成一個主要矛盾。
4. 對于可轉債市場短期之內需要保持警惕。如果未來有比較明顯的回調或者估值回落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的話,就可以加大配置。
5. 長期來看,純債基金收益率將會跑贏貨幣基金。
會議實錄:
債券市場后市觀點
問:可交換債券今年發行情況如何?到期收益如何?有哪些公募基金投資可交換債?
李怡文:從今年市場發行體量上來看,整個可交換債和可轉債發行的量都非常大。就存量而言,可交換債的存量有1200億,可轉債大概600億,但是這部分可交換債大多只有私募可以參與,公募只能參與公開發行的部分,投資標的相應會少一些?,F在公開發行的可交換債的規模大概有300億,批而未發的規模也很大,所以其實公募的選擇還是很多的。
就到期收益率而言,一般可交債和可轉債發行的時候到期收益率都不會特別高,一個點到兩個點之間。除了貨幣基金和按契約規定的純債產品不能投可交換債之外,其他的比如一級債基、二級債基、保本、混合、還有一些股票基金都可以投資,范圍還是很廣的。
問:想問一下9月美聯儲縮表及12月加息對美債及我國國債的影響?目前金融強監管,整體去杠桿對債務的影響?
李怡文:因為美聯儲持有的美國國債是收益率曲線的中長端,所以加息縮表對美債會有一定影響。尤其是縮表,雖然剛開始規模不大,大概是一個月500億美金,但是長期累積下來會對美債造成影響。
但對我國國債我認為影響幅度有限。原因在于影響我國國內市場的因素有很多,更重要的因素還是國內整個宏觀基本面的情況。我認為我國整體經濟處在相對高位,未來有經濟下行的風險,這會成為制約我們收益率上行的影響因素。另外,從目前的收益率水平而言,我們的債券收益率從去年年中到現在上升幅度是比較大的,跟我們目前的經濟增長和通脹水平也是相匹配的。所以,總而言之,海外的加息縮表對我們流動性方面會有一些影響,但整體并不會構成一個主要矛盾。
金融去杠桿對債市的影響應該說是邊際消退的??傮w而言,我認為金融去杠桿的過程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但未來強度不會很大。
問:我們代銷的債券型基金經理都認為接下來是債券牛市,你怎么看?
李怡文:我認為對債券牛市或者熊市的判斷可能更多的要基于大家的投資期限。從短期來看,在供給側改革的作用下各個大宗商品都在漲價,農產品也有漲價的趨勢,這對債市短期會造成一定的壓力。從中期來看,我認為現在經濟處在高位,未來不排除會有下行的風險,而從更長的時間段來看,大概率會出現一些比較好的行情,但并不是現在,具體什么時候有待觀察。所以目前而言我保持對債市偏中性的判斷,震蕩行情的可能性較大。
問:請問判斷債券市場行情出要看哪些指標?下半年資金面還會緊張嗎?貨幣政策是否會有什么調整?
李怡文:判斷債券市場最重要的三個指標:一是宏觀經濟情況、二是通脹水平、三是央行的貨幣政策,如果沒有央行貨幣政策的支撐,債市要有很大的行情,其實也很難。其實作為普通投資者,如果你發現媒體開始頻繁報道貨幣政策緊縮,隔夜利率百分之二三十等等的消息,就可以考慮開始關注債券市場了。
下半年資金面而言我的判斷是偏中性的,從最近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中也能看出來,一般都是微調,起到不讓資金面過緊或者過度寬松的作用,刺激金融加杠桿的情況。
貨幣政策我相信未來肯定會有調整,但是會基于經濟出現某種狀況。從現在來看,經濟處在相對的景氣高點,所以相應貨幣政策就處于相對中性的有待觀察的時間窗口中,這個時候應該沒有太大的變化空間。
問:?可轉債市場從5月下旬開啟了一輪上漲行情,近幾日出現回調。請問如何看待后續轉債市場?
李怡文:我認為判斷可轉債市場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是對股市的判斷,二是對轉債本身估值是否合理的判斷。從目前來看,我對股市持相對謹慎的判斷,原因一方面在于現在經濟基本面處于相對景氣高位,另一方面從漲價概念股的角度也反映了市場情緒的高漲,所以我認為投資者要保持謹慎。而轉債本身而言,我認為也是由于市場情緒過高,轉債本身也價格偏高。所以總體而言,我短期之內偏謹慎一些。如果未來有比較明顯的回調或者估值回落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的話,可能就可以加大配置,另外從轉債的發行情況來看,未來的供給量會有所增長,大家可做的選擇和投資機會也相對較多,關鍵還是看估值是否合理。
問:債券基金是一次買入合適還是定投合適?
李怡文:債券基金一次買入還是定投取決于投資者對市場的判斷和把握。債券型基金其實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點風險都沒有,如果不是在一個好的時間點進入,還是會有本金虧損的可能。所以如果投資者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可以進行擇時的話,就可以一次買入。如果對市場并不了解、缺乏清晰判斷的投資者,就可以選擇定投,這樣投資者只需要選擇一位歷史業績相對穩健,回撤不是很大的基金經理,然后讓這位專業人士去幫助擇時。
問:最近余額寶的規模超過招商銀行的存款規模,你怎么看?
李怡文:我認為這反映了一個趨勢,就是在過去幾年利率市場化之后大家對于資金和存款的爭奪在加劇。余額寶之所以可以做到吸引大量存款,是有它在收益、渠道、包括具體使用的便捷度優勢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國,利率市場化之后也同樣發生了爭奪存款資源這樣的狀況。這對我們而言一方面可以有機會參與,一方面也會對整個金融體系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帶來一定的風險。
問:今年以來很多純債基金的收益比不上貨幣基金,這個如何理解?未來還有可能持續嗎?
李怡文:今年四五月份的時候,債券市場有一波比較大幅的調整,可以說走了一波小熊市,所以對很多純債基金的收益率都有比較大的影響。但未來而言,我認為整個債券市場的風險已經釋放了很大的一部分,就目前而言,可以看到整個純債市場的收益率大多在4.5%以上,所以未來大幅跑贏貨幣型基金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把期限放得更長一些,我認為未來債券市場會有一些機會,純債基金收益會提高。
問:銀行委外資金流向發生什么變化?對市場有沒有影響?
李怡文:委外資金對于債券市場影響最大的時候是在四五月份,當時在金融去杠桿的強監管下,委外資金大規模贖回,造成債市明顯的下跌。但從目前的情況而言,我認為委外大規模的主動贖回應該是慢慢減少了,即使有贖回也是相對溫和的情況,而且據我了解,因為銀行資金也需要找到一個出路,現在也有慢慢考慮選擇一些基金產品進行申購等,所以對市場的影響不是很大,已經不是市場上的主要矛盾了。
問:QDII美元債基金現在可以投嗎?
李怡文: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并不是很高,最近又有所下調,現在大概在2.2%附近,未來美聯儲加息縮表對債券市場的收益率還是會有一些影響,所以現在并不是很好的投資機會。如果未來看到美國經濟有明顯的放緩,甚至是衰弱的跡象,反倒是投資美元債基金的好時期,但目前還沒到時候。供您參考。
問:請問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對債市有否有影響?如有,是怎樣的影響?
李怡文:一般而言,人民幣兌美元的變化對債市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流動性的影響上,如果人民幣處在相對貶值的區間,國內的流動性就會出現邊際收緊的情況,如果人民幣處在相對升值的區間,那么流動性就會相對充裕。因為央行可以對流動性進行調控,所以整體的影響不會特別大。
問:市場的一九行情是否已經結束?二級債基的股票倉位如何?
李怡文:市場上一九行情是否結束,我也不好判斷,我只能說投資要選擇相對風險收益比好一些,調整壓力較小的個股。對于市場上一九分化中的一我認為雖然上漲了很多,但是估值有巨大泡沫也談不上。我認為未來市場風格會更加平衡一些。二級債基我的倉位會隨著市場進行調整。
投資策略分享
問:1. 當前市場條件下,普通債券基金和可轉債基金,普通個人投資者更適合投資哪個?
2. 當前市場條件下,普通個人投資者持有普通債券基金和可轉債基金,應占整個基金投資總額的比例多少為好?
3. 當前市場處在“美林資產配置時鐘”的哪個區間?普通個人投資者應如何做好固定收益類和權益類投資的資產配置再平衡?
李怡文:在當前市場條件下,我個人認為投資者更適合投資普通債券型基金。雖然說選擇普通債券型基金還是可轉債基金主要取決于個人的風險偏好。就我自己的判斷而言,目前經濟處于高位震蕩時期,如果看的長一點可能會有回落的風險。所以對普通投資者而言,短期持有權益類的資產問題不大,但看一個相對長的周期,比如一到兩個季度之后,我個人建議投資者可以慢慢轉向去關注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投資機會。
問:去年6月份購買的一些純債基金和保本基金,由于去年一段時間債券的震蕩,到目前為止收益不是很可觀,建議繼續持有嗎?
李怡文:確實去年下半年以后債市走入了相對的熊市,所以如果持有至今收益率會不是很好,但是到了現在的情況,就我的判斷而言,如果不是急需用錢,或者說沒有更好的投資機會,我建議還是繼續持有,長期來看還是會迎來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問:1. 雖然轉債指數漲的不錯,但企債指數還在低位,請問怎么把握債基的買入時機?
2. 買1級債基好還是2級債基好?
李怡文:買入債券基金較好的時機一般是在經濟下滑的初期或者景氣高點的末端,比較簡單的方法可能就是當各大媒體報道資金面開始緊張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關注債券市場了。
一級債基與二級債基的區別在于二級債基可以直接投資股票,而一級債基則不行。所以購買一級債基或者二級債基就取決于對整個市場的判斷,如果做的好,股票的部分就可以為整體基金帶來一定的阿爾法收益,如果判斷錯誤,也會造成凈值波動??偠灾?,選擇哪種債券型基金并不是重點,重點還是選擇到一個能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健收益的基金經理。
問:你擅長投資哪一類債券?信用債的話如何避免不踩雷?喜不喜歡用杠桿?債券一般持有多久時間,喜不喜歡做交易?如何控制回撤及波動性的?
李怡文:一般而言,我偏向于投資高等級信用債。關于如何避免踩雷,我認為可能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模式選股,所謂自上而下就是要看宏觀經濟基本面,如果預判經濟形勢不是很好,那么就不適合配低評級債券。自下而上則相反,需要通過對個券的深入研究,然后再從大方向上進行把握。
杠桿是一個雙刃劍。用的好就可以增強收益,用的不好也會帶來較大的損失,所以使用杠桿也是一個擇時的問題,我個人對杠桿的選擇偏謹慎,通常只在認準市場有機會的時候采用杠桿。我應該算是不怎么愛用杠桿的基金經理。
我對債券交易一般持有時間還是偏長的,如果看好這個行情的話,一般就會持有。個人并不是一個很愛做交易的人,更多的就是看準一個行情就會長期持有,不會受波動的影響。這么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過早上車或者下車的問題,壞處就是看錯了,波動也會相對較大。
如何控制回撤和波動,我認為主要還是依靠倉位的管理。在市場風險比較大的時候,需要積極地做出減倉的決定,如果市場有所調整,但是我認為系統性風險不大的時候,就會選擇持倉觀望,所以我整體上還是偏謹慎,不是做很多交易的人。當然,除了倉位管理,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我認為最好的控制回撤的辦法還是選擇有價值的產品,在估值合理的情況下長期持有,這樣可以避免很大的一部分風險。
問:請問你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操作思路,從股、債兩方面談一談?
李怡文:債券市場我認為目前是持有為主,前期在市場調整的時候進行了加倉,目前市場有一些波動,但總體問題不是很大,所以目前是持有為主。如果未來看到更明顯的轉折,可以對債市再做加倉。
對股票而言,我個人判斷是近期要偏謹慎一些,因為市場情緒比較高漲,經濟也處在相對的高位。另外在節奏上也會調整,前期是大盤藍籌周期股表現較好,現在可能需要選擇一些前期調整比較多的,估值較為合理的,比如中小創或者醫藥消費方面的進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