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朱文君
繼上周美股大跌之后,亞太股市周一開盤全線大跌。2月5日開盤,恒生指數低開2.72%,跌破32000點,報31715.56點。港股在經歷了持續暴漲之后,似乎已經進入了回調周期。但另一方面,南下港股通(滬及深)持續凈流入,2月5日共計流入105.9億元,是自2014年11月滬港通通車以來第3多,僅次于2015年4月初"港股大時代"締造的紀錄。港股通整體成交額升至284.1億元,創歷史新高。
港股市場波詭云譎,究竟這種調整會持續多久?背后的動因是什么?2017年支撐港股上漲的理由又有哪些?后續是否應該持續看多港股呢?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請到了博時基金股票投資部國際組投資總監兼博時滬港深價值優選混合基金基金經理張溪岡來與大家一起探討,張溪岡作為17年研究港股市場的投資老將,經歷過港股幾輪牛熊,其管理的博時滬港深價值優選在去年一年為投資者獲得了逾30%收益。
在短短一個小時的交流中,張溪岡和大家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港股2017年上漲的主要動因,港股市場現存的問題,未來政策面和資金面的激勵因素等重要觀點?,F基金君整理文字實錄以饗讀者。
一、內容提要
1. 港股在2018年的投資邏輯和2017年在方向沒有根本不同,恒生指數現階段屬于牛市中期階段,仍然具備向上成長的空間。2017年港股表現優異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兩方面:一是由于基本面,全球經濟進入復蘇周期,中國經濟也不例外。二在于資金面,北水南下,以及外資持續不斷涌入港股。
2. 港股中金融和能源板塊因其行業有向好跡象且估值水平較低,后續值得重點關注。中長期看好互聯網信息科技板塊。
3. 總體港股的風險會與美國的市場情況息息相關,一旦美國牛市結束,全球股市都會受到極大影響。等到整個美國的利率水平上升到足以損害實體經濟,短期國債收益率高于長期國債收益率也就是實現利率曲線倒掛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需要關注整個市場風險了。
4. 港股相較于A股有兩大明顯優勢,一是總體估值水平較A股偏低,AH溢價率平均水平大概在20%左右,同樣標的港股比A股便宜20%;二是從多樣性來看,很多標的只有港股有,A股沒有,比如TMT板塊一些股票、博彩股和一部分消費股等。
5. 判斷一只股票是否能長期平穩成長有以下幾個標準:第一看這個行業是否有足夠的增長空間,二是其所處行業是否具備足夠的競爭力,三是看管理層是否足夠優秀,第四是看起財務報表是否健康。
6. 同股不同權制度的推行對港股會是重大利好,也是我們未來看好港股的一大重要理由。一旦推行這項制度,大量的在美國上市的龍頭公司可能會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也會有很多新經濟公司到香港上市,帶動整個香港的投資氛圍,吸引大量國際性基金在香港投資配置。
二、內容實錄
問:港股在18年的投資邏輯和17年的邏輯方向上有根本不同嗎?還是在細分結構上有趨勢性轉換?內容上重點關注哪些板塊?
答:港股在2018年的投資邏輯和2017年在方向沒有根本不同。2017年港股表現優異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兩方面:一是由于基本面,全球經濟進入復蘇周期,中國經濟也不例外。二在于資金面,所謂的資金面就是指北水南下,以及外資的持續不斷涌入港股。從這兩方面來看,2018年和2017年港股發展邏輯并沒有本質區別,但在細分結構上可能會出現變化,比如2017年表現優異的電子板塊后續動力可能不足,但相反表現較為普通的能源板塊卻是我們今年或可以重點關注。
問:恒生已經到歷史新高,后市機會還有多大,現在是屬于成長還是成熟期?哪個板塊估值相對偏低,更有配置價值?
答:我未來仍然看好港股市場。一方面,從估值角度,恒生指數在2007年最高峰時達到20倍市盈率,現在約為13倍,相較便宜很多。另一方面,從資金面角度,資金面持續向好,外資和南下資金都大舉凈流入港股。所以恒生指數未來還是有提升空間。
我認為現在的恒生指數應該是屬于牛市的中期階段,仍然有向上成長的空間。未來什么時候才會結束呢?我認為等到整個估值水平已經出現泡沫,發現很多東西都買不進去了,那個時候才是牛市見頂的時候,現在還遠遠沒到那個時候。
問:港股互聯網信息科技方面怎么看,能否結合美股綜合分析下?
答: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板塊存在配置價值。第一是金融板塊,雖然金融板塊年初以來上漲較多,但總體估值仍然偏低。比如港股銀行股基本市凈率在0.7-1倍,市盈率約為7倍,相對估值較低。第二是能源板塊,這個板塊很長一段時間被市場忽視,但這個行業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復蘇的跡象,其估值水平也相對較低。
互聯網信息科技是我們認為未來幾年或將值得看好的板塊。港股中也有類似標的估值水平與其成長性相匹配,未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從美國的情況來看,互聯網行業龍頭效應明顯,未來相信在行業龍頭公司的帶領下,整個板塊會有比較好的發展。
問:2018年港股存在哪些風險?
答:從短期來看,由于歐洲經濟強勁增長,復蘇勢頭向好,但也有可能會出現意外加息。如果歐洲加息,可能就會對港股帶來階段性震蕩影響。長期來看,總體港股的風險還是會與美國的市場情況息息相關。一旦美國牛市結束,全球股市都會受到極大影響。目前來看,由于美國加息周期剛剛開始,總體經濟強勁復蘇,所以美國牛市還將持續。等到整個美國的利率水平上升到足以損害實體經濟,短期國債收益率高于長期國債收益率也就是利率曲線倒掛的時候,根據我們的統計,利率曲線倒掛后后推六個月左右就是美股大跌的時候,歷史上可以看到2000年科網股泡沫破裂的時候美股大跌,2008年金融危機時都是這樣的情況。所以一旦出現利率倒掛,我們就開始需要關注整個市場風險了。
問:港股現在走的和A股很同步,那投資港股的必要性在哪里?
答:港股相較于A股有兩大明顯優勢,一是總體估值水平較A股偏低,AH溢價率平均水平大概在20%左右,同樣標的港股比A股便宜20%;二是從多樣性來看,很多標的只有港股有,A股沒有,比如TMT板塊一些股票、博彩股和一部分消費股等。
問:1.港股相對于A股和美股,目前除了“估值相對較低”之外,有何獨有的投資價值?
2.您如何避開港股中的妖股,仙股,老千股?
答:避開各路妖股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做好調研,避免追漲。判斷一只股票是否能長期平穩成長有以下幾個標準:第一看這個行業是否有足夠的增長空間,二是其所處行業是否具備足夠的競爭力,三是看管理層是否足夠優秀,第四是看起財務報表是否健康。
港股相較A股除了估值便宜之外,其實還有資金面寬裕的優勢。國內A股市場面臨金融去杠桿和貨幣政策收緊,資金面偏緊,美國方面隨著美元的走弱,資金配置動力也有所減弱,而港股恰恰相反,除了北水南下有持續不斷的活水進入,外資也在不斷加大對港股的配置力度。所以相對來說港股更受資金的青睞。
問:請問,港股的銀行股更低,是買港股的銀行股還是A股的銀行股,對于港股金融股的投資怎么看?
答:港股銀行股相對A股估值較低,理論上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當然隨著港股銀行股的上漲,A股銀行股也有可能會跟著上漲??傮w我們看好港股金融保險以及個別券商,相對更看好銀行和保險板塊。
問: 現在滬港通基金很多,怎么樣挑選最有投資價值的滬港通基金?
答:選擇一只基金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看其基金經理?;鸾浝淼耐顿Y能力決定了其表現,可以關注該基金經理的工作背景、歷史業績優良及穩定性,以及如果是投資滬港深基金,還要看這只基金是否重倉港股。
問:與傳統的QDll和A股基金相比較,滬港深基金優勢有哪些?您能講一下您管理的博時滬港深價值優選的業績嗎?
答:與傳統的QDII基金相比,滬港深基金的管理費相對更低,而 與A股基金相比,滬港深基金的投資范圍可以涵蓋港股,所以如果看好港股,滬港深基金會是不錯的選擇。
我管理的滬港深價值優選于2017年1月成立,正好趕上了港股的大行情,在成立一年多的時間里表現優異,2017全年收益率超30%。(數據來源:wind,2017.12.31)
問:請問港股的價值洼地主要在哪些板塊?我們判斷洼地的標準是什么?
答:港股價值洼地主要集中在金融和能源板塊。價值洼地并不是我們應該買入港股的唯一理由,投資者更多地應該關注其未來上漲空間有多大。
問:您研究港股的時間多久了?有什么自己獨特的投資心得可以與我們分享嗎?
答:我從2001年至今研究港股已經17年了,也經歷了港股幾輪牛熊,我認為比較大的心得就是投資港股要尋找預期差,就是實際情況和市場預期之間的差異。當實際情況好于市場預期,股價就會大概率上漲,反之則下跌。
投資股票時,通常我會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這個公司優勢在哪里?第二,這只股票為何還能上漲?第三,現在是否是進入的好時機?其實這三個問題就是尋找預期差并找出催化股價上漲的因素。
問:香港股市的估值洼地是得到全球普遍認同的,今年很多公私基金年初都募集了許多資金,表示會對港股進行投資,那么在大量資金涌入的情況下,是否會影響港股原有的“生態平衡”,造成港股的投機行為?
答:隨著北水南下和外資的持續涌入,有個別板塊產生投機行為是很正常的,不用過于擔心。當然在享受泡沫的同時,還是要保持一顆理性的心,關注風險收益比,當未來風險收益不呈正比或未來預期收益可能變得越來越小的時候就是我們需要變得謹慎的時候。
問:據說今年年中小米會在香港上市,這對香港市場,尤其是科技股方面,是否有積極作用。外界是否仍然看好香港市場?若港股持續走高,張經理是較看好藍籌還是中小盤?
答:今年香港政策面會出現巨大變化,就在于同股不同權制度的推行。我認為這對港股會是重大利好,不亞于推行港股通造成的影響。一旦推行這項制度,大量的在美國上市的龍頭公司可能會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也會有很多新經濟公司到香港上市,帶動整個香港的投資氛圍,吸引大量國際性基金在香港投資配置。
所以同股不同權制度對香港具有非常強大的刺激作用,也是我們未來看好港股的一大重要理由。如果未來港股持續走高,我們會更加看好有成長性的藍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