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萊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常健就中國重啟經濟帶來的影響分享其宏觀觀點。
談及中國經濟復蘇步伐,常健表示,中國復蘇步伐更勝預期。她指出,零售銷售持續增長,第一季度房屋銷售復蘇快于預期,加上服務活動強勁反彈,帶動今年1月至2月中國的經濟數據大有改善。服務和消費需求將成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巴克萊預測中國GDP增速將大幅反彈至今年的5.6%。
至于中國的經濟復蘇的影響,常健指,中國經濟復蘇對出口貿易伙伴具提振作用。她表示,自中國重啟經濟后,美國或歐盟等主要貿易伙伴,以及一眾商品大國,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等,在1月份的對華出口均錄得明顯回升。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擔當著重要角色,歐元區出口到中國的商品份額增長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約7%。中國現在已成為歐洲區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之一。我們的經濟模型推算,中國經濟每增長1%,平均會拉動歐元區實際GDP在四個季度后累積增長6個基點。
此外,常健表示,經濟復蘇也使得中國旅客再次現身旅游勝地。她表示,中國游客對于亞太地區,包括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整個亞洲新興市場的旅游業更為重要。目前中國游客已逐漸現身多個旅游勝地的街頭,預計第二季度旅客外游數據更可能加快上升,這將為全球旅游經濟注入動能,有助于造成溢出效應,而香港正正是例子之一。
巴克萊銀行預計,香港今年GDP將會有不俗反彈,可望實現同比增長3.5%,原因是隨著中港重新開放邊境,中國游客回歸,私人消費的改善將足以抵消外部需求減弱和利率上升產生的拖累。
此外,常健指出,中國重新開放經濟有助于緩和通脹情況。在外部需求減弱的情況下,中國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在2022年出現顯著下降,這意味著在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快速反彈之前,今年商品通脹并沒有持續上行的壓力。另外,隨著環球集裝箱的運費成本大幅回落、并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通脹面對的壓力也大為緩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