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匯來形如當下ChatGPT的火爆,那必然是四個字:萬模大戰。
短短兩個月,中國科技企業展現出了空前的活力。據不完全統計,包括百度、阿里、華為、京東、360等AI大模型已陸續發布。截至目前,國內AI大模型數量已接近40個,大模型競賽正式開啟!
除了科技巨頭外,AI相關公司與日俱增。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AI相關企業已達到267.4萬余家,AI再度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AI大模型,有無贏家?
此輪AI如此火熱,ChatGPT功不可沒。AI大模型似乎能夠引領一場新工業革命,在大模型推動下的智能化才能達到數字化的高峰。
而在目前30多個AI大模型中,受關注度最高的要屬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義以及360智腦。
市場對于這三家的關注點各有不同:
在OpenAI發布GPT4的第二天,百度李彥宏就攜文心一言亮相,并宣布開放邀請測試。其也被譽為國內第一個“勇士企業”。要知道,首位挑戰者代表了我國AI大模型技術的下限,同樣也為其他廠商做了“表率”。
而阿里的通義模型,則是CEO張勇力薦的一個產品。阿里云在技術領域攻堅多年,招賢納士了眾多科學家,其AI大模型水平或許最具說服力。
反觀360智腦,關注度主要來自漲停不斷的股價。一直以來,360都需要找到新的增長點,而AI大模型恰巧給了它這個機會。
連日來,多家媒體對三家代表企業的大模型作了對比,并進行了多組《古怪問題大PK》。在此挑選兩個有意思的問答:
問題1:“豆腐兩塊一塊,請問豆腐怎么賣?”
阿里通義的回答是:豆腐2元一塊,還貼心地還原出了交易過程。
文心一言的回答,直接上升到經濟學,分析了市場行情,認為2塊豆腐一塊錢更合理。
問題2:“淄博燒烤近期為什么忽然火熱了”
從回答的內容角度來看,360智腦比較貼合當下“淄博燒烤忽然走紅”的理由。此外,“360智腦”在給出答案的同時,還會給出援引來源,供用戶溯源確認。
相比而言,文心一言和通義千問在回答問題時,雖然也給出了貼合當下季節和網絡傳播特性的結論性描述,但多少有一些大而全的套話嫌疑,而且少了援引來源的標注。
綜上,對于不同的問題,三個代表產品的答案都有不同側重,只是因題目有所差異。
360創始人周鴻祎直言,“萬模大戰”確實存在,它被視為中國AI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不過,目前各家大模型能力相差無幾,沒有一家能夠遙遙領先、一統江湖,最后能夠勝出的決定性因素是“場景”,擁有場景的公司才能在未來的大模型產業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華為的盤古大模型還未開始公測,市場對技術領先的華為,仍抱有很高期待。
持續升溫,賽道多擁擠?
除了幾家科技巨頭外,我國AI相關產業也在同步迅猛發展。
近年來,我國AI產業在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融合應用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已進入全球第一梯隊。根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22年我國AI核心產業規模達5080億元,同比增長18%。
那么,究竟有多少“玩家”在專注這一賽道?從天眼查的一組數據可以洞悉全貌。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I相關企業已達到267.4萬余家,其中,2023年一季度新增注冊企業17萬余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上漲6.8%。而從成立時間來看,53.6%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5年內,成立于1年以內的相關企業占比27.7%。
值得一提的是,據天眼查方面的不完全統計,AI產業自2023年1月以來,融資事件合計發生143起,融資金額已經超過800億元。
另外,根據天眼查相關統計,近兩個月來,幾乎每日都有關于AI的相關公告、商標注冊或事件出現。比如(以下內容取自天眼查公開信息):
3月29日,鐘薛高發布一款雪糕,聲稱該雪糕包裝由AI技術設計;
3月30日,網易有道宣布ChatGPT模型將推出,該AI大模型名稱為“子曰”;
3月31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申請注冊多個AI商標;
4月1日,王慧文AI創業公司申請注銷后又撤銷;兩天后,騰訊申請了AI專利獲授權。
…………
結語:要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上述統計,足以證明AI的火熱。當然,AI不僅僅被科技公司“獨享”,大至國家層面,早已對AI定調——它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AI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
如今,我國AI產業應用場景從硬件擴展到了軟件、服務與平臺體系,并在千行百業中實現高速發展。從工信部科技司遴選的100個AI典型應用場景來看,我國AI應用已涉及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涵蓋制造、生態農業、醫療健康、金融、交通運輸、城市管理、文旅教育、公共安全、能源等9大領域。
作為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技術,AI的熱潮帶動太多機會的誕生。各行業都應牢牢抓住這波AI發展機遇,結合所在的領域深入發展相關技術創新及落地,也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