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紙龍頭維達國際首季營收保持增長,但凈利卻大減近9成。2023年一季度,按固定匯率換算公司實現15.5%增長,按港元計算為8.8%至49.69億港元。不過,公司毛利減少17.1%至12.54億港元。毛利率收窄7.9個百分點至25.2%。經營溢利下跌85.4%至6500萬港元。經營溢利率縮窄8.5個百分點至1.3%。同時,公司凈利潤減少88.4%至4000萬港元。凈利潤率下降6.7個百分點至0.8%。
公司首季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受制原材料成本上升。公司表示,去年采取了一系列加價舉措以抵消原材料價格上升帶來之影響,利潤率受到成本上漲的負面影響,但通過嚴謹的價格管理、持續的產品組合提升和更好的經營效率,經營溢利率與上一個季度相比有所改善。
同時,維達國際的另一利空來自持股近52%的控股股東愛適瑞(Essity Aktiebolag)刊發減持意愿公告。
愛適瑞是業務分布在醫療健康、消費和專業衛生領域的瑞典公司。公司表示目前正在考慮對維達所有權的戰略審查,表示正審視探討不同的選擇,可能導致資產剝離,但目前尚未做出決定。于2022年,維達公司的營業額為1560億瑞典克朗(約合151.6億美元) ,占愛適瑞公司營業額的16%,且完全并表。
一些其它的大跌個股還包括:正道集團復牌首日大跌27.5%,2022年凈虧損達6.2億港元。招商銀行港股大跌約5%,一季度營收同比降約2%至90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7.82%。并稱為“貴州三大醬香品牌”的珍酒李渡上市首日跌約18%。
保險集體大漲
強于預期的首季業績則刺激了港股險資板塊的崛起。
中國平安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413.8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3億元,同比增長48.9%。
機構表示,保險行業具有顯著的順周期效應,隨著經濟復蘇險企基本面已有改善,龍頭險企保費數據已出現明顯回升,如中國平安首季新業務價值在連續三年下跌后首度實現單季正增長。
中金指出,平安過去一段時間股價已經明顯弱于基本面,判斷平安負債端趨勢大概率類似太保,只是拐點略微滯后,認為市場當前對于平安持有較為負面的預期對股價帶來的壓制,有望在數據持續轉好后逐步改善,一季報超預期也將提供修復催化。
摩根大通也指出,平安壽險及產險今年首季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穩為120%及172%水平維持平穩,考慮到強勁的業務復蘇和具有彈性的盈利表現,認為中國平安現價估值不昂貴,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為85港元。
受平安業績激勵,港股中字頭險資出現跟漲: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權重漲約5%。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也將于近日公布首季業績,市場期待業績能超預期表現。
其它一些中字頭也有表現,如中國鐵建、中船防務、中信股份均再度收漲至年內新高。
2022年度全國公募基金投資者狀況
調查問卷
(面向個人投資者)
為全面掌握2022年我國公募基金投資者的投資行為、風險偏好、心理預期等狀況,有針對性地加強基金投資者教育工作,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開展2022年度全國公募基金投資者調查工作。
您的意見對我們十分重要,煩請認真填答。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